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3D打印服务的推广最终还是需要企业来实现,由于3D打印服务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外己经有许多3D打印服务相关企业联合成立,它们专门从事3D打印服务,并建立的在线的3D打印平台,例如:魔猴网,意造网,中国3D打印网,南极熊3D打印网等等。而这些3D打印服务企业共同点是首先都提供3D打印加工服务,其次都是自营模式的B2C打印平台。每个企业采购或者研发生产3D打印设备,采购3D打印原材料,雇佣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人员为各行业有3D打印需求的客户提供3D打印服务和后期加工服务。
自提出智能制造的概念,全球发达国家都在提出工业4.0的发展战略,而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这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非常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运用智能制造的概念,完成《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为实现这宏大目标需要不断发展和应用云制造模式,而云制造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制造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提高整个制造业供应链运作效率的面向服务的云端制造新模式。我国最早提出云制造模式的设想是2010年,希望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制造业融合,改变目前的制造行业资源分配和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李伯虎院士等人2010年率先提出了云制造的概念,他认为制造行业为了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应该借助云计算设想,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行业资源的高度共享和面向服务的新的网络化制造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化等技术将制造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封装和高度集成,让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制造服务云平台按需获得云制造服务。目前,云制造概念应用主要面向大型制造企业的云制造平台和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国内外学者对云制造模式的研究集中在云制造的概念、资源虚拟化及线上线下服务组合,运营模式与其他其他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的异同比较方面。
将这些云制造模式相关的研究结果运用到实际,实现云制造平台需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实相关制造资源的高度融合,改变现有的制造资源分配和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避免各类制造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利用目前的高端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资源和生产能力的虚拟化封装和集成,让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按需获得云制造平台及相应的云制造服务。之前的传统制造平台运营模式的每个生产制造企业自己寻找订单,较大的制造企业通过电商网站平台获取线上订单。结合云制造理论,将云制造模式的现代制造行业供应链体系结构分为服务层,平台层和用户层。为进一步研究云制造平台供应商选择及订单匹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由于云制造模式发展时间不长,而针对于云制造平台的研究更少。如今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云制造平台架构构建,技术突破和关键技术实现方面,而针对于云制造平台供应链管理、供应商选择及订单匹配方面的研究和很少,而且相关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缺少会约束云制造模式在各制造行业的应用。因此本节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研究云制造环境下基于云制造平台生产供应商选择和订单全满足匹配模型,为云制造平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类似3D打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