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研究 SLM 工艺的主要是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德国是最早研究 SLM 技术的国家哦。德国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在 1995 年最先提出了 SLM 制造的想法,MCP - HEK 公司还开发出了第一台实用的 SLM 设备。在国内,像华南理工大学这样的科研机构这几年也有很不错的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自己开发出的 DiMetal 系列选区激光熔化系统,能够用它打印出好多种金属材料,给 SLM 技术走向商业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样,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研究 EBM 相关的工艺理论了,瑞典的 Arcam 公司最早投入到 EBM 的工业开发里,还拿到了相关的专利。

Heinl 这些人用钛合金粉末,Ramirez 用铜粉,Murr 用镍基和钴基高温合金,Hernandez 等人用钛铝合金当原料,做出了一系列的蜂窝结构。Amato 等人用钴基合金粉末材料做出了柱状碳化物的沉积结构。在国内,清华大学的林峰教授首先开发出一套基于电子束的快速制造系统 EBSM150,后来又改进升级成 EBSM250,并且开始探索怎么把它变成产业。现在针对金属材料的 3D 打印研究,主要都是在研究用高能热源把材料一层一层堆起来成型的方法,就是电子束融化成型(EBM)和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SLM),也有了很多好成果。但是因为用了高能热源,电子束融化成型(EBM)和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型(SLM)打印出来的材料内部应力大,容易开裂,这个问题一直很难解决。最近这几年,金属注射成型 3D 打印技术开始流行起来了,国内外在这个技术上基本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QinJH 等人还提出了用低熔点金属代替塑料来进行 FDM 打印的想法呢。